聯系熱線
射頻場感應的傳導騷擾抗擾度測試所研究的騷擾源通常是指來自射頻發射機的電磁場。該電磁場可能作用于連接安裝設備的整個電纜上。雖然被騷擾設備的尺寸比騷擾頻率的波長小,但I/O線,例如電源線、通信線、接口電纜等,由于其長度可能是幾個波長、則可能成為無源的接收天線網絡。
假定連接設備的電纜網絡是處于諧振的方式(入/4和入/2開路或折合偶極子,電纜系統間的敏感設備易受到流經設備的騷擾電流的影響,并由相對于參考接地平面(板)具有150Ω共模阻抗的耦合和去耦網絡代表這種電纜系統。
測量方法是使受試設備在騷擾源作用下形成的電場和磁場來模擬來自實際發射機的電場和磁場。這些騷擾場是由試驗配置所產生的電壓或電流所形成的近區電場和磁場來近似表示的。用耦合和去耦裝置提供騷擾信號給某一電纜,同時保持其他電纜不受影響,只近似于騷擾源以不同的幅度和相位范圍同時作用于全部電纜的實際情況。
1.射頻傳導抗擾度測試試驗等級
試驗等級定義的頻率范圍為150kHz-80MHz。9?150Khz頻率范圍內,對來自射頻發射機的電磁場所引起的感應騷擾不要求測量。
試驗等級選擇主要依據設備和電纜實際安裝時所接觸的電磁環境。
a.1類:低電平輻射環境。無線電臺/電視臺位于的距離上的典型電平和低雄率發射接收機的典型電平。
b.2類:中等電磁輻射環境。用在設備飭低功率便攜式發射機(典型額定值小于1W)。典型的商業環境。
c.3類:嚴酷電磁輻射環境。用于相對靠近設備,但距離不小于1m的手提式發射接收機(≥2W),用在靠近備的高功率廣播緒機和可能靠近工科醫設備。典型的工業環境。
d.X類:特定產品通過協商或由產品規范和產品的技術標準規定的開放等級。選擇適用等級時,還要考慮到受試設備產生故障的后果,當產生的后果嚴重時可以考慮采用更嚴格的試驗等級。
傳導抗擾度測試失敗原因和對策
傳導抗擾度測試(Conducted Immunity Test)是電子設備電磁兼容性(EMC)測試中的一部分,用于評估設備在面對各種電磁干擾源時的抗干擾能力。然而,如果設備在傳導抗擾度測試中失敗了,可能是由以下一些原因導致的:
1.**設計問題**:設備的電路設計可能存在問題,導致抗干擾能力不足。例如,電路或線路可能沒有足夠的屏蔽措施或濾波器來有效抑制干擾信號。
對策:重新設計電路、增加屏蔽或濾波器,以加強設備的抗干擾能力。在電路設計過程中應考慮電磁兼容性的要求,并遵循EMC設計規范。
2.**地線問題**:設備的地線連接可能不理想,導致地線不良或存在共模電流。共模電流可能會引入額外的干擾,影響設備的抗干擾能力。
對策:確保設備的地線連接良好且符合設計要求。使用合適的地線遵循規范和標準,以減少共模電流的產生。
3.**組件選擇問題**:設備中使用的元器件可能不符合所需的電磁兼容性要求。例如,電阻、電感、濾波器等可能無法有效抑制干擾信號或共模噪聲。
對策:選擇符合EMC要求的元器件,并確保其與設備的其他組件相匹配。進行必要的元器件更換或升級。
4.**測試環境與實際使用環境不一致**:設備在實際使用環境中可能面臨與測試環境不同的干擾源。
對策:分析實際使用環境中可能出現的干擾源,并作出相應的設計和改進,以確保設備能夠在不同環境中正常工作。
5.**測試操作問題**:測試時,可能由于測試設備設置不正確或操作不當,導致測試結果不準確。
對策:確保測試設備配置正確,并按照測試標準和規范進行操作。檢查測試設備和連接線路的狀態,以排除測試設備本身的問題。
針對傳導抗擾度測試失敗的對策需要根據具體的情況進行分析和改進。一般來說,通過重新設計電路、增強屏蔽、改善地線連接,選用符合要求的元器件以及在實際使用環境中進行測試和改進可以提高設備的傳導抗擾度。此外,與專業的EMC測試實驗室合作,進行專業的分析和咨詢也有助于解決問題和提升設備的抗干擾能力。